桃,好在哪里?

桃是真正的中国土生土长。浙江河姆渡六七千年前新石器遗址中,以及郑州二里岗新石器遗址中,均发现了大量野生桃核。河北藁城商代遗址也出土了桃核和桃仁。确证了中国是桃树的故乡。
《诗经·魏风》中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表明4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开始人工栽培桃了。春秋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已遍植桃树。桃后来沿丝绸之路先传到波斯(古伊朗),然后再传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反将波斯persica作了桃的拉丁学名的种名。

为蔷薇科 李亚科 桃属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香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充杏仁食用或药用。

桃由野生经驯化,培育出上千品种,近百国家栽种,可谓“桃李遍天下”。

桃文化

桃之果实,北方仍叫桃,南方则称桃子。桃实的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的都有。

桃以果形美观,肉质甜美被视为“祥瑞之果”。桃象征福寿,民间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中国古代认为桃子具有延命的效果,视其为仙药,又名“寿果”.

汉代《礼记》中将其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实际上,相比其他果树,桃树的寿命并不长。栽种后3年开始结果,超过10年便老化而结果率下降。不到20年基本就砍光换新树了。大家在桃园里看到过硕果累累的很老的桃树吗?

古人也把没有争端或疾病的理想境界称为世外桃源。江苏泗阳县旧称桃源县,曾有夭桃千顷。因与国民党元老宋教仁故乡湖南省桃源县名相重,改称泗阳。

该县的传统手工艺云渡桃雕为优异的非遗产品。
桃木制品也被民间当做辟邪之物。
民间旧俗每到辞旧迎新,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用纸画的二神图像,是为桃符,以求平安。
可是,粉红艳色的桃花,招惹度不亚于出墙的红杏。《诗经·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句广为大家熟知。

桃花之色,用来形容青春女子的美貌脸色。“人面桃花相映红”,惹得唐代寻春遇艳的崔护情牵梦萦。

桃色只用于女妆,故而“桃色事件”被引申为与女子有关的性事。

古人谈论结交女子的好运也借桃花!由此,桃花为性偏见背的锅,比杏花更大。

桃养人

桃子主供鲜食,也可制成桃脯、桃酱和罐头等。蜜桃干还能做茶饮。


人们常说鲜桃养人,是因为营养价值较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果酸等。
其含铁量名列水果前茅,为苹果和梨的4~6倍,因而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适合大病之后,身体虚弱,面黄肌瘦的人食用。

桃含钾也多,含钠少,适宜水肿病人吃。桃子正好是入夏后的主要水果,所含的钾元素,可以祛暑生津。
桃所含的果胶等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作用。
碧桃干
入药用的未成熟的小毛桃,估计为“瘪桃干”的音变。含有机酸、黄酮类和单宁较多,有收敛作用。
民间用于敛汗、止血,不知实效如何。但有些古书上说它能治疗疟疾,此说肯定虚妄。
桃仁

桃仁的提取物确有抗凝血作用。和杏仁相似,都含氰甙类,也都能抑制咳嗽中枢而止咳。国内外都有用桃仁充作杏仁加工食用的。

桃花好看,古方常凭想象用于美容驻颜,祛斑除暗疮,此不足为信。

桃胶

 

自古就是作为粘合剂使用。在对它食用功效的所有宣传中,唯有滑肠通便可以证实。所谓桃胶中含胶原蛋白或者骨胶原的,必定是虚假宣传。
桃香甜
桃子诱人的美味在其甜和香。一般地,桃肉粘核的比离核的味道好(西方人口味重酸,可能和咱们的偏好不同)。

桃子的甜味来源并非果糖,不像某些水果那样愈冷愈变甜,而是在气温30℃左右产生出较多的蔗糖。但因温度升高酸味也提升,因此存放在15℃~20℃时,既能抑制酸味,还会保持较高的甜度。
存放在干燥的冰箱中,桃子的香味会不断挥发,过度冷藏会有损美味。为使充分保持香味,只宜短暂冷藏,尤其不宜长时间在冰箱中裸放。若需要冷藏时间长些,须要用纸逐个将桃子包好,避免直接接触冷气。
须知
采摘后即便是冷藏,也要在2周内吃完。常温下放软的超不过3天。过熟只会果肉更软烂,甜味不会再增加了。

自古就是作为粘合剂使用。在对它食用功效的所有宣传中,唯有滑肠通便可以证实。所谓桃胶中含胶原蛋白或者骨胶原的,必定是虚假宣传。
桃香甜
桃子诱人的美味在其甜和香。一般地,桃肉粘核的比离核的味道好(西方人口味重酸,可能和咱们的偏好不同)。

桃子的甜味来源并非果糖,不像某些水果那样愈冷愈变甜,而是在气温30℃左右产生出较多的蔗糖。但因温度升高酸味也提升,因此存放在15℃~20℃时,既能抑制酸味,还会保持较高的甜度。
存放在干燥的冰箱中,桃子的香味会不断挥发,过度冷藏会有损美味。为使充分保持香味,只宜短暂冷藏,尤其不宜长时间在冰箱中裸放。若需要冷藏时间长些,须要用纸逐个将桃子包好,避免直接接触冷气。
须知
采摘后即便是冷藏,也要在2周内吃完。常温下放软的超不过3天。过熟只会果肉更软烂,甜味不会再增加了。

街上常有卖桃的小贩,把这层毛洗掉。这种桃放不住,很快就烂。

给婴幼儿喂食桃子要慎重,避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江苏省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