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米 ,生态美味作物 江苏省药理学会

         

千百年来诗歌在给我们展现大漠图景时,反复提到“沙蓬”。因为它是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常见的沙生植物。

比如唐代骆宾王在《边城落日》诗中有句“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表达了他辞去朝官,不远万里赴塞外从军的决心。再比如近年来走红的一首山西民歌《西口情》唱道“大黄风吹来流浪的沙蓬”。

沙蓬

苋科 藜亚科(原为独立藜科) 沙蓬属草本植物。本属有6种,主要为Agriophyllum Squarrosum,多生于三北地区的沙丘背风坡上。属名Agriophyllum来自希腊语,原意为尖锐锋利的叶子。另一种叶刺更多的刺沙蓬,为该科猪毛菜属植物,又叫风滚草

 

 

沙蓬古名东廧,谐音登相,意即做宰相。别名蒺藜梗、吉泽日(蒙语)。种子称为“沙米”。

藜亚科植物都能吃苦耐劳。比如藜麦、地肤子(扫帚苗)、烧拉面蓬灰的白茎盐生草、海边的碱蓬(盐蒿、黄须菜)和西洋海笋海蓬子,以及与沙蓬共同战斗的小乔木梭梭等。

能在沙漠里生存的植物都是宝贝。然而,身具诸多好处的沙蓬,知道它的人却少得可怕。

沙米

沙蓬的种子可以吃,因名沙米,雅称登粟。沙米扁圆,细如罌粟,比芝麻还小。一棵苗产籽上万粒。

中国人吃沙米至少有1700年历史,西晋郭义恭所著博物志书《广志》就有记载。也有说2000多年前两汉时期游牧民族就吃。1500年前的北魏《齐民要术》也有记述。

沙米曾是北方边塞居民救荒植物,也是游牧民族的常食和饲料。敦煌出土的1300年前唐代的《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记载,当地驻军和乡民采集沙米充当军粮和口粮补充。

唐人有曰“贷我东廧偿尔田粱。”闹饥荒时借点沙米,秋后用小米来还。

清《康熙几暇格物编》中介绍,“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滑腻可食,或为末可充饼饵茶汤之需”。

哈萨克斯坦1930年代的大饥荒造成百万人死亡。一部分哈萨克人收集沙米煮粥、炒食或制作成面包,得以幸免饿毙。

如今,甘肃、内蒙古等地,人们依然食用沙米,是现在西北地区的美食原料。

 

 

 

 

 

如沙米凉粉、沙米羊肉刀转面、沙米珍子面、沙米撒饭、沙米糕点、沙米炒面和炒沙米等。沙米还是当地优质酒的必备配料。

由于沙米产量限制,一度曾卖到上百元1kg,人们多用来制作小吃。甘肃、内蒙一些地区,沙米凉粉待客是很高规格的待遇。风味首屈一指的民勤县沙米凉粉,是甘肃武威知名特产。配以葱蒜、酸辣调味,是极为爽口的美食佳肴。

当地晚宴最后垫底的必上全羊汤沙米面条。

内蒙某地亦称沙漠栽种的水稻为沙米,与真正的沙米不是一回事。

超凡

沙蓬平时骆驼特别喜欢吃,嫩叶也可喂马羊,是重要的饲用植物。骆驼的踩踏也是沙蓬自然播种方式。

人最初吃沙米是不得已,可一旦吃起来就欲罢不能了。它确实好吃,起码比风靡全球的藜麦口感好,也比藜麦营养价值更高。它的营养成分与豆类相似,蛋白质和脂类含量相对较高,碳水化合物稍低。因而更适合糖尿病人和需要减肥者食用。

沙米含蛋白质约23.2%,高于藜麦,是小麦和大米的2~3倍。蛋白质也更优质。一个重60kg的人,每天吃150g沙米即可满足全天必需氨基酸的需求。而藜麦则需吃330g才够!

沙米含脂肪9.7%,也高于藜麦,是小麦和大米的7~10倍。主成分为亚油酸,其次是油酸。

沙米含碳水化合物45.0%,低于藜麦,只有小麦和大米的60%左右。

另外,沙米含还有钙、铁、硒等矿物质。

沙蓬也是常用蒙药,种子及植株均有药用价值。蒙医用于解表退热,治疗感冒发烧和肾炎。

沙蓬全草含有9种黄酮及异黄酮、6种三萜,5种甾体皂甙、3种生物碱、3种香豆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绿原酸等有益生理活性物质。

驯化

沙蓬资源很丰富,只因生长在流沙表面非常不好采收,因而产量很低。

沙蓬古称为东蘠,蘠通穑,稼穑之穑。稼为播种,穑为收割。想必古人也觉得沙蓬之谷难收获。采收沙蓬后的打沙米也非易事,去净细小谷粒中残余的碎砂和枯枝败叶,是极强的手艺活。

提高沙蓬产量,不能全靠野生资源,必须走农作物驯化的共同道路。传统农作物驯化过程非常漫长,普遍是几千年乃至上万年。2014年,科研团队采用化学诱变法获得基因变异,加速了驯化进程。目前亩产已达170斤。

沙丘的流动性很大,一般植物经常被流沙埋死。但沙蓬却能“埋而不死”,是典型的治理流沙和半流沙的固沙先锋植物。沙蓬的根和茎叶组织中都有固氮菌寄生,非常能耐贫瘠,还为其他植物打前站。种过沙蓬的土地有利于后续植物进入生长,多样植被共生,是改善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

沙蓬在防沙固沙的同时,改造成为适宜栽培的粮食作物,可谓一举两得。在鄂尔多斯、榆林等地,一些愚公一样的治沙英雄,几十年来就是靠着吃沙米坚持下来的。

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曾这样评价:毛乌素沙漠(即鄂尔多斯沙地)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