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馒头,发酵米糕之秀 江苏省药理学会

          

虽说全球大米的产量只有小麦的一半,可六成中国人是以大米为主食。毕竟中国的水稻种植比小麦要早得多。

小麦的优势是加工性能,可以制作馒头、包子、水饺、面条,以及面包、油条等各式中西面点。超市中的糕点,几乎是小麦面粉的天下。

大米在人们印象中,就是做米饭。其实,能直接煮饭正是大米的优点。再说中国人也不是只会吃干饭的,还有稀饭,还有不少加工大米食品。比如米线(米粉)、各种粑、粿糕团。其中有些是仿面粉的加工工艺,比如米馒头。

米馒头 

是用米浆经发酵后蒸制的米糕类。因传统制作方法是采用酒酿作发酵剂,因此全称应该叫酒酿米馒头。

米馒头雪白软糯,如海绵般柔韧,似棉花样洁白,微甜、微酸,带点酒酿香味。非常适合消化不好和牙齿不好的人吃。对不能吃含麦胶(麸质)食品的人,更是最合适的食品之一。

 

象山米馒头

米馒头是由年糕演变而来的。

传说南宋宰相史浩的娘喜欢吃年糕,而且是供奉菩萨的那种。由于年事渐高,年糕硬筋筋的嚼不动了。

于是宰相请厨师仿照北方蒸馒头的方法,将家常的甜酒酿拌在米浆中,发酵后再蒸,产生出了米馒头。

史浩也是宋孝宗的恩师,他将新发明的米馒头带回临安,孝宗品尝后大赞。之后米馒头迅速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开来。史浩家在浙江宁波象山县九顷村,这种米糕就称作象山米馒头。米馒头也由此成了宁波一带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必备的传统的吉利点心。

 

象山米馒头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扁扁的,用手揉成的,两块叠放,Q弹光洁;

一种是开花的,入模子蒸的,好似会呼吸,更暄软。

宁波一带还有一种大号的米馒头,是结婚时用的。新郎家迎亲要先挑“望娘盘”担子上门给丈母娘,其中就有一只大鹅和大号的米馒头。

2008年,九顷村的米馒头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宁波市非遗名录。随之而来的是成为了热销产品,走上了沪、杭、甬等城市的家庭餐桌。当地涌现出很多米馒头专业户和作坊,产量扩大。早已不限节日,随时都能吃到了。

在南京的街巷上,时不时也有宁波一带来的妇女挎着篮子兜售象山米馒头。米馒头出名在象山,然而在广阔的江南各地都很普及。这与原材料制作工艺有关。

江南水米糕

米馒头,属于酒酿米糕,在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很普遍。不过各处做的大小形状不同,大多做成发糕状,有的还加猪油。如果混入面粉,还可烙制酒酿饼。

浙江衢州、金华一带流行的水米糕,与米馒头制作基本一致,区别有三:

一是形状较大;

二是加入猪油或肥肉丁;

三是加糖较多,白糖或红糖。

其中著名的衢州龙游发糕和金华兰溪芝堰水米糕是典型代表。龙游发糕已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我买过龙游发糕,切成块或蒸或油煎作早点。块头较大,一个足足吃了一周。

 

米饭饼

相对于水米糕,苏北盐城、扬州一带有水米饼。大的切开卖,小的又叫米饭饼或米摊饼,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早点。

上海、南京个别早餐店里也有,号称苏北米饭饼。最普通的吃法是夹油条。如今店家图省事,大多不用酒酿,直接用酵母粉发酵了,老食客总觉得味道大不如前。

大米做的酒酿米糕是雪白的,近年来也有人制作黑米米馒头。也有带馅料的,比如豆沙馅。还有加入杂粮,或紫薯、南瓜和红枣等果蔬的。

 

为什么酒酿米糕流行于江浙沪地区?主要原因是原料。好的酒酿米糕与宁波年糕一样,必须是好粳米,个别品种可以含少量糯米。江南最好的粳米是晚稻。东北盛产好粳米,有些宁波厂家干脆购买东北大米来做。

东北出好大米,毫无悬念也出类似的大米食品。东北的发酵米饼与苏北水米饼很相像,都是烙制的。经过发酵,内部多孔松软有弹性。其中:

圆形的叫锅出溜;

长形的叫大米牛舌饼。

东北过去并不主产水稻。这种饼曾是用小米或玉米来制作,现在换成大米饼更好吃。

好米好工艺

制作米馒头或水米糕,都是用甜酒酿中的酵母菌自然发酵的。配料中的砂糖是促进发酵的,为了产品细腻,不用米粉,而是用米浆,所以也叫舀糕米馒头。

米用水泡透,磨成米浆再发酵。自家可以用面包机做。

好的米馒头是晚粳米做的,支链淀粉多,不容易回生。刚蒸出来趁热吃并不是最佳口感,放凉后有了韧性会更Q弹好吃。等不及的就用电风扇降温。若用籼米早稻米做的就达不到理想的口感。这也是主产籼米的华南和西南地区不流行酒酿水米糕的原因。

象山米馒头之所以好吃,做出来米馒头不偏酸,不粘牙。他们就是选用本地上好的新粳米,绝不用陈米或其他米。当然用水也比较讲究。有的地方米不好,支链淀粉偏低,为了提升口感,在米粉里兑入糯米浆

传统工艺不添加糖精、小苏打、防腐剂以及合成色素等,可以称作纯天然食品。不过保质期也短,常温下一般两天。

吃不完可放冷冻室里,吃的时候拿出来水蒸、微波炉加热或油煎。

烤着吃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