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的善恶

有几种鱼样子很瘆人,胆小的不敢抓,甚至怕吃。比如常见的黄鳝,长得像蛇。
还有一种也很常见的鱼,不仅头像蛇,江湖人称蛇头鱼,还披着一身蛇一般斑纹的皮。这就是黑鱼,正式中文名叫乌鳢。
乌鳢
鲈形目 鳢科 鳢属,原产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半岛。还有乌鱼、火头鱼、文鱼等别名。
四川、重庆一带叫乌棒。广东习惯叫生鱼,海南人有叫它麒麟鱼的。还有的海南人叫它满洲鱼,不知道是将它的斑纹与满清官服哪一品的袍色发生了联想。
 顽强的生命
乌鳢身体呈圆筒形,体色灰黑,有的亚种棕黄色,有的带点绿色。全身布满蟒一样的斑纹,有的像豹纹,有的像虎纹。估计这是一种便于隐蔽的迷彩服。它游动速度并不快,天生懒惰,捕食全靠隐蔽袭击。
成年乌鳢通常在40-80厘米之间,1-3斤。曾发现野生的可长到1.5米,十几斤重。
鳢属在中国有7个自然种,都可叫黑鱼,主要是乌鳢和斑鳢2种,其余是较少的小品种。
乌鳢分布最多,各大水系均有。
其次是斑鳢,分布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叫才鱼或财鱼,估计是豺鱼叫讹了的结果。
两者外形相似,除了斑纹不同,主要区别还有:
• 乌鳢更修长,体色较暗,斑纹大而清晰;
• 斑鳢较短粗,斑纹小而杂乱。
另外,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杂交育繁出的杂交品种,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更适合环保养殖需求。
黑鱼皮肤上有能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不断地在分泌著黏液,相当于自带“氧气瓶”。只要保持湿润,离开水在空气能存活长达4天。干旱缺水时,它可坐窝“旱眠”不动数周,一旦来水立即“复苏”。
鳢科鱼类,都会直接呼吸空气。鳃具有小囊,即腮上器,起着类似肺的作用。
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一旦食物短缺,就迁移到其他水域。不严加防范,很容易扩散。
模范与恶魔
孝鱼
乌鳢在中国民间又俗称孝鱼,流传着一个说法:黑鱼产卵太艰难,产后会失明,无法自己觅食。于是幼鱼则会成群结队争相游进雌鱼嘴里,以身饲母。由此,吃斋信佛的人们就把黑鱼树立成孝顺的模范典型了。为此还有人专门在市场上买了黑鱼放生。
事实恰恰相反,其实这是鳢科鱼特有的护幼行为。鳢科的雌雄偶配,可能是鱼类中唯一的一夫一妻制。繁殖季节,亲鱼共同衔水草和植物碎片构筑环状鱼巢。
雌鱼在水草丛中产卵后,它俩就潜伏于鱼巢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其它生物靠近。刚孵出的仔鱼,仍有卵黄囊残留,通常浮于水面,双亲则在仔鱼下方守护。
之后一段时间仔鱼还会争相游向亲鱼寻求庇护。所以给旁观者造成“以身饲母”的假象。
乌鳢对自己抚养的后代护爱有加,此时若招惹它们,会遭到猛烈攻击的。
正是由于父母的照料,黑鱼后代成活率非常高。这样的繁殖水准,也因此演绎了一幕幕现实的恐怖剧。
通缉犯
作为异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乌鳢是当之无愧的水中杀手。它的生存能力奇强,生长速度又超快。加之乌鳢食量惊人,能吞食本身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饿极了连自己的同类,乃至自己的幼鱼也不放过。一条乌鳢吃光一整池塘鱼的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乌鳢在北美,早已是著名的入侵生物。美国有两部恐怖片的主角就是黑鱼。
有人从亚洲引进乌鳢,本来是用来平抑亚洲鲤鱼(青鱼)泛滥的。亚洲鲤鱼倒是吃光了,可是乌鳢在美洲没有天敌,比亚洲鲤鱼更邪乎。结果是把整个池塘的其他本土鱼类也吃光了。
乌鳢因此在美国成了被通缉的对象。美国多次对发现有乌鳢出没的池塘实施三光政策,宁可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不惜将池塘里所有的鱼全部杀灭。
不仅在北美,黑鱼的故乡中国,一些所谓的信徒也常不计后果,把菜市场买来的黑鱼放生到原本没有黑鱼的水域里。不仅没有获得所谓的“福报”,许多水域的生态环境就此遭到严重破坏。
美味的存护
人类才是乌鳢的天敌。越是凶猛的鱼类越能勾起咱们饕餮的食欲,虽说黑鱼非常凶残,但它的美味也是公认的。
乌鳢个体大、生长快,产肉率高。它的肉质鲜美细嫩,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营养丰富的一种绝佳的食用鱼。
尤其适合病后、产后以及手术后食用。黑鱼煲汤是最常用以给产妇催乳的食品之一。因为黑鱼的蛋白质多且优质。
黑鱼清蒸、红烧也都很好吃。黑鱼二吃,鱼汤+炒鱼片,是不少吃货常点的硬菜。水煮鱼、酸菜鱼中,也多用黑鱼,更是人见人爱。
黑鱼可能是最适合做鱼片的鱼了,坚韧耐热不易散,还不粗老。
野生黑鱼,比起人工饲养的更加凶猛,甚至会咬人。很多垂钓者就喜欢钓黑鱼,过瘾!有时逮住一窝,大有钓不完的感觉。
雷蛙
认识一下钓黑鱼用的“饵”雷蛙吧
人工养殖的黑鱼较为温顺,但肉质不如野生黑鱼更有弹性。不过,杂交黑鱼的肉质更细,味道更鲜美。
鉴于乌鳢对环境的破坏性,野生的越来越少,目前市场上主要是靠人工养殖。浙江杭州余杭区,曾是知名的乌鳢之乡。6000多亩的黑鱼养殖,2015年被转型关闭。
目前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是:
• 山东济宁微山湖微山县,当地鲁桥镇有“中国乌鳢之乡”之称。
• 陕西渭南合阳县位处秦晋豫三省接壤的金三角地区,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首即产生于此。所辖的黄河洽川段为乌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江苏省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