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
有时候人们会给植物起个动物名称,比如杜鹃、白头翁、雪兔子、金钱豹,以及爬山虎和飞天蜈蚣。还有个与动物撞名的“锦鸡儿”。
锦鸡儿
Caragana sinica,豆科 锦鸡儿属植物,花瓣形状酷似振翅欲飞的锦鸡(野鸡),或者说像野外一种锦鸡的头冠而得名。豆科的花大多为蝶形花,看上去都很相像,锦鸡儿的英文叫pea tree,意即豌豆树。
它别名很多,有黄雀花、金雀花、阳雀花、飞来凤、群雀、土黄芪、酱瓣子、豹皮鞭、黄棘等。花蕾未全开时,呈靴状,有点像旧时裹的小脚,“脚后跟”齐齐地并排立于树梢。故又有小娘子脚、娘娘袜(谐音粘粘袜)等别名。
植物分布
锦鸡儿原产于我国,种加词sinica即“中国的”。学名是法国植物学家让-巴蒂斯特·布赫兹(Jean-Baptiste Buchoz)在1841年命名的。属名来自鞑靼语caragan,其叶似枸杞,株高一米多。
本属有100种以上,分布于东欧和亚洲,落叶灌木,有时为小乔木。我国共有60多种,分布广泛,主要在西南、西北、东北和东部。野生多在海拔1800米以下山坡地,现在也有人工栽培。花期4-5月,果期7月。新疆塔城地区的裕民县,就是诞生边防哨所歌曲《小白杨》的地方,是中国野生锦鸡儿花之乡。该区域素有”亚欧中心万花园“之称,每年春天繁花似锦,风光旖旎。曾连续举办过十六届“新疆塔城裕民山花节”,为全域旅游示范县。
锦鸡儿花美,枝叶也好看,可供观赏,常用于庭院绿化,园林美化。它还很有灵气,站在它的旁边说话或是唱歌,叶子就会轻微地抖动。
有的小枝条上有刺,是托叶硬化而成的,更适合做绿篱。
小叶矮化品种适合制作盆景,是传统盆景四大家之一,另外3个是黄杨、迎春和绒针柏。锦鸡儿与沙棘,都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退耕还林树种,可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它有根瘤,可固氮,对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很有帮助。
秀色可餐
锦鸡儿的花不仅好看,还可以吃。最早记载锦鸡儿的明初《救荒本草》中言“花有微甜可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乡民便在春季采摘充饥。
至今云南,春天在菜场上仍可见到它的花朵有售,人们买来只是为了尝鲜。
新鲜的锦鸡儿花有甜味,焯烫后与香油、蒜泥凉拌很好吃。不加盐与鸡蛋一起炒,更能品尝到锦鸡儿的蜜甜味道,与槐花有一拼。
花柱,也就是雌蕊那根花芯,有点苦,烹饪前可摘去。在云南常有炒火腿、炒腊肉等吃法,烧汤更普通。
锦鸡儿的种子像很小的豆粒,含有单宁、生物碱,带有苦涩味,不适合食用。它的含油量也不低,榨油可作非食用油,比如用于生产肥皂、涂料等。
它的细枝在西北地区也是羊和骆驼的饲料。冬季缺乏牧草时简直就是这些牲畜的救命草。当然它们更喜欢吃春季萌芽的柔嫩枝梢。
它的枝干里含油脂,外皮有蜡质,干湿均能燃烧,火力强,还是良好的薪柴。
名实反正
锦鸡儿的根也叫“金雀根”,有人把它当做“土黄芪”。根的形态和气味确实很像黄芪,毕竟在血统上它们离得很近,都是豆科-蝶形花亚科-黄芪族下的。浙江桐庐等地有用它代替黄芪泡茶和煲鸡汤的习惯。论味道它确实比黄芪好太多,而且比黄芪渣少,稍嫩一点的可以嚼碎咽下。根中含甾醇类、萜类、生物碱类等成分,这些物质或许具有抗炎、保护神经、抗氧化等方面作用。但其含量远不足以达到药用条件,《中国药典》也未予收载。反而吃的不对劲可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其中某些成分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还有个锦鸡儿的近亲,同属植物拧条锦鸡儿C. korshinski。它株丛高大,固沙效果更好。其枝条皮层较厚,富含纤维,可剥皮沤麻。这也是名称“拧条”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