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能治中暑吗

江苏省药理学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一到夏天各单位就发十滴水、风油精和人丹,作防暑的劳保用品,从没听说有发藿香正气水的。到了九十年代,突然风向一转,藿香正气水(或同类药品)成了家家户户夏天“防中暑”的必备药了。

藿香正气水防治中暑的说法是怎么流传的,已无从考证,但从众造成的误区一旦形成却很难消除。为什么藿香正气水不是中暑药,咱们先说说藿香

藿香

Agastache rugosa唇形科 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土藿香、大叶薄荷、青茎薄荷、苍告、山茴香等数十个别名。种加词rugosa是形容它叶面是皱巴巴的。

”在先秦时指大豆苗的嫩叶,该草因叶似豆叶且有香气得名。其实它更像桑叶。当然民间也据此名编出一些故事来。中医开药方则图简便故意写成“”。

剧情反转

藿香”一名最早是指东汉时期从越南(交趾)引进的一种香料植物。宋代开始入药,并在岭南广泛栽种。后来明代用量大增,资源有限,逐渐供不应求了,开始寻找替代品。

既然允许代用,“藿香”这名称就乱了套了。唇形科植物长相近似的很多,茎直立四棱,叶腋生轮伞花序,小花都像张开的两片嘴唇,全株具有香味。比如薰衣草、荆芥、鼠尾草、迷迭香、薄荷、紫苏、罗勒、牛至等,都是唇形科的香料。还有芝麻也是。

比较接近“藿香”而代用的有好多种,有藿香属的,也有扭藿香属Lophanthus的、香薷属Elsholtzia的、排草香属Anisochilus的等等。为了与原有藿香区别,统统称作“土藿香”。

其中本土最普遍的“土藿香Agastache rugosa用的最多,时间一长不装了,干脆去掉“”字,上位成了“藿香”。

土藿香做了替身,原来的藿香宣告退位,因其主产于岭南就被贬为广藿香

然而《中国药典》仍遵照传统古法,将广藿香列为正品药材,并不收载藿香。所以在主流药材行里,藿香仍被看做是“土藿香”。

看看藿香正气水的成分表吧: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里边用的是广藿香油(系挥发油,或叫精油),

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唇形科 刺蕊草属‌草本植物,并不是藿香属的。与藿香不同的是,叶面不起皱。这才是古书上说的“藿香”。它有正香、肇庆香、兜娄婆香等几十个别名。

有些别名往往是许多不同植物药材共用的,这正反映出传统药材界的混乱状况。

与此类似的是,河南人常吃的蔬菜“荆芥”,也并非中药材“荆芥”。蔬菜荆芥罗勒属疏柔毛罗勒Ocimum basilicum。而《中国药典》上认可的荆芥则是裂叶荆芥属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上哪说理去?平时咱们说的猫薄荷,才是真正的荆芥属Nepeta植物。

广藿香藿香,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不仅外观,连气味和主要成分都有差别。感兴趣的可自行网补。

非中暑药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方剂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已经有900多年历史。最早是散剂,后来又有了丸剂。现代又开发出合剂、片剂、胶囊剂以及滴丸剂等。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属于酊剂。

所谓“正气”,本意可理解为纠正脾胃功能紊乱,治疗呕吐腹泻。

治疗中暑之说从何来呢?老旧书刊上注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为祛暑剂”,用了“祛暑”字样。

其实,这里所说的“”,并非中暑,而是暑湿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或者病毒性肠胃炎。比如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等症状。“头痛身重”,也正是腹泻、消化不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比如缺钾造成的。如果是轮状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症状会更严重,藿香正气是帮不上忙的。

有人说,我中暑时就是吃藿香正气水治好的。其实他并非是中暑,而是胃肠型感冒引起的口渴烦躁、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与中暑症状有点相似,被误作中暑。

暑湿”,即胃肠型感冒,虽说是夏季容易发生的胃肠病症,但并非暑天特有。所以服用藿香正气水(胶囊),并不分季节。而对于高温中暑,藿香正气制剂既不预防,也没有治疗作用。该药也不适用于全身性感冒,如高热、浑身疼痛、嗓子疼等。

其实,过去发的十滴水,主要是健胃剂成分,只是感觉舒服一下,也不是真正治疗中暑。还有人丹(或仁丹),作用跟清凉油一样,里边的薄荷、冰片等成分令人产生清凉感,未必有解中暑之效。对付中暑,吃这些药都不如一片西瓜管用!

这些才真正解暑

理解古方,必须先理解:古人没有化学和微生物学知识,对人体解剖知识的认知也是笼统和模糊的。所以对于古经典方剂,应该按照现代医学知识尽可能地还原真相。

广藿香所含的挥发油(精油),对大肠杆菌、I型痢疾杆菌、II型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真菌和某些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是实验室结果,可能就是真相,跟什么排湿祛火不搭半毛关系。不过应该做更严谨的临床试验去证实。

美味野蔬

在长江流域,藿香是房前屋后常见的野生植物,叶子很漂亮。不用种植,年年自行生长。当然助它一把力也行,比如浇水施肥,但杀虫没必要。虽说它没能成为药材,但并没被被打入冷宫。

毕竟藿香叶好吃,在某些地区是普通的民间食材,而且高钙、高胡萝卜素。每年以头茬的新嫩叶品质最好。藿香叶在某些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用作烹饪原料。可凉拌、清炒、油炸、烧汤,也可入粥。尤其是炒鸡蛋很好吃。用它来丰富餐桌,可增加口味和营养。南方很多地区有用藿香叶泡茶的习惯。比如重庆合川区涪江之滨的龙游寺,游客可就近在农户喝碗藿香茶歇脚。四川省泸州市曾有位年届8旬老人刘淑钦,每年夏天为过路群众提供藿香茶。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也曾有一对80多岁的丁良友老夫妇,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藿香茶

江苏南通地区素有夏天以藿香茶解暑并待客的习俗。家家户户备有不少藿香叶,随时泡饮。南通如东县还建立了藿香袋泡茶生产基地,估计还是比茶叶便宜。

南通地区家常还有做藿香饼的传统习俗。也有用藿香叶作皮、桂花豆沙作馅制作的油炸藿香饺,成为当地的特色小吃。

藿香的药用价值不高,并非说它一点效果没有,比如口含藿香叶可消除口臭。它毕竟属于一种香料,加在食品中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