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普通家庭日常可消费的食用菌

江苏省药理学会

食用菌,或称菌菇类,属于高蛋白、多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糖,且无胆固醇的健康食物。

1980年中国菌物学家卯晓岚,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一荤一素一菌菇”的健康饮食概念。201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WHO采纳了他的理念,认同“一荤一素一菇”是21世纪人类合理的饮食结构。其他营养素不说,单说菌菇类所含的多糖,对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和肠道内环境具有良好作用。

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一些的优秀食用菌品种,其中有国际市场上十大食用菌之一的赤松茸。赤松茸并非松茸,而是大球盖菇。其味道鲜美,吃过的人都说可做松茸的平替。

大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球盖菇科 球盖菇属担子菌皱环球盖菇。种加词Rugosoannulata是由rugose(起皱)与annula(环)组合而来,本属菌菇成熟后的菌柄上都有个菌环。

因其个头较大,听以叫大球盖菇,美国人叫它花园巨人garden giant。它的菌盖颜色很像红葡萄酒,所以又有别名酒(红)盖球盖菇wine cap stropharia。浪漫的法国人称之为勃艮第蘑菇burgundy mushroom,因为勃艮第是闻名的葡萄酒产区。色香味俱全

赤松茸天生一副标准蘑菇脸,枣红的菌盖,雪白的菌柄,胖墩墩的十分可爱。它不像双孢菇浑身惨白,也不像平菇邋遢无形,更不像金针菇瘦弱还塞牙。

它的肉质细嫩,菇味清香。有人说它集香菇、双胞菇和草菇于一身,也有人形容它味道堪比鲍参翅肚。我吃过十几次,感觉菌盖滑嫩,菌柄脆爽。吃过它,就更不喜欢又韧又乏味的杏鲍菇了。

赤松茸用来香煎、炖豆腐、溜鱼片、清炒、煲汤等,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赤松茸香煎是最常见的吃法,可用橄榄油或普通植物油,也可用黄油煎制。煎或烤食只需清洗干净,不要泡水,否则吸水较多会炸锅。洗前用小刀把根须和泥沙去除,借助流水刷洗干净。因煎或烤会收缩,切片不要太薄。平底锅先中火,两面金黄后改小火煎熟。为了保持菌菇原有的香味,尽量不用或少用其他调味料,只需撒上黑胡椒粉和海盐即可出锅。

清炒可以切片薄些,水开后焯1分钟捞出控水,小料爆香后翻炒即可。赤松茸本身就是一种调料,和肉一起炒试试就知道了。与胡萝卜、洋葱等切丁煸炒后焖饭也非常好吃。

赤松茸并不是越大越好,成熟度六七成时营养和风味最丰富。我们在菜场挑选,尽量选菌柄又白又粗壮硬实的。菌盖未开且呈深褐色的品质最好,菌盖颜色偏浅的,可能是阳光照射后的原因,营养价值有些下降。

松茸三姐妹

松茸位列食用菌顶端,价格昂贵。于是乎网上带货的主播就把大多数人不认识的大球盖菇找来,冒充松茸。这货还真有点像,没吃过真松茸的极可能被忽悠。但毕竟有懂行的,主播被识破的网友揭穿后,怕投诉追究,立刻在松茸二字前边加了个“赤”字,躲过一劫。自此,名不见经传的大球盖菇换上响亮的赤松茸新头衔登场了。

松茸大姐大,是口蘑科 口蘑属的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二姐“姬松茸”,是蘑菇科 蘑菇属的拨拉氏蘑菇Agaricus blazei,也叫巴西蘑菇。别称姬菇、小松菇、小松口蘑等。它是更早用来冒充松茸的人工栽培菌菇;三姐赤松茸(大球盖菇),它和姬松茸的外形都比松茸更漂亮。

如果是盲吃,很容易辨别出真正的松茸,一口下去就能被它的香气惊艳。赤松茸的香气逊色很多,但属同一类型,不过脆感更显著。而姬松茸口感完全不是一个调,带有一种刺激性气味。

之所以冒充是因为价格悬殊。赤松茸属于腐生菌,因而很容易人工种植。而松茸为寄生菌,只有野生目前尚不能人工种植,量少价格昂贵。人工种植的赤松茸亩产能破万斤,成本与平菇、香菇差不多,所以价格很便宜。冒充松茸后鲜菇一斤20元左右,视产地、品质、季节而定,虽然价格却比平菇至少高3倍,但仍然比真松茸便宜很多。

追求顶级美味,当然松茸才是首选。普通家庭日常消费,若论性价比还是选实惠的赤松茸比较划算。只有松茸才是高原无污染的真正菌中之王,新鲜时可以做刺身生食。除非特别条件,一般人工种植的赤松茸再漂亮也不建议生吃。

任何新鲜菌菇,买来后都应尽快烹食。菌菇从采摘后就开始老化,逐渐品质下滑。购买过多,可清洗干净后冷冻保存,随用随取。或者吃干制品。

生疏变熟识

赤松茸的规模栽培起步晚,很多消费者不熟悉,而且大部分产品出现在出口外销的订单上。为了普及,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很多地方在产地举办采摘节,一些景点还设立品尝点等活动。

赤松茸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经常是供不应求。它是1922年美国人首先发现的。1969年东德最早开展了人工驯化栽培,并传到前苏联等东欧国家。我国1980年上海食用菌研究所曾从波兰引进菌种并栽培试验成功,但未能推广。1990年福建三明食用菌研究所重新开展田间栽培试验,获得了良好效益,1992年逐步向省内外推广。赤松茸人工种植不挑地域,南北方都可以,下种后40天即可出菇。它是变废为宝的产业,稻草、麦秆、锯末和玉米秸秆等都可做培植基料。不需要塑料菌包,有利于环境保护。赤松茸的分解作用既有益于改善土壤,同时菌丝生长的分泌物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繁殖,治理土壤的污染。种过赤松茸的土壤特别肥沃,第二年再种其他蔬菜,完全不用施肥。

欧洲农民经常把它与玉米一起种植,形成互利合作关系。玉米可为赤松茸遮阳,赤松茸则为玉米改善土壤状况。我国也采取类似模式,也有种植在果木林下,或用大棚生产。

近5年来,几乎全国各省区都有了赤松茸的规模种植。有一些集中种植区争当赤松茸之乡,比如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黑龙江省讷河市、内蒙古通辽的巴彦塔拉苏木等。个别地方鲜赤松茸已经低至一斤5元,与平菇持平了。可以预期,消费量不久会超过国外,大头留在国内居民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