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恐怖的宝贝

小时候路边蓖麻很常见,种植的和野生的到处都有。秋天采回来蓖麻种子,可串成手链、项链。

现在蓖麻越来越少,估计也是怕小孩们误食中毒不敢种了。过去很容易发生这类事件,2011年内蒙古就有35名小学生吃蓖麻籽发生集体中毒。

Ricinuscommunis,大戟科 蓖麻属植物。它喜温不耐寒,在热的南方地区为多年生的灌木或小乔木,而在北方是只能活一年的大型草本植物。它花期5-8月,果期7-10月。蒴果球形多有软刺,成熟时开裂露出种子,即天生花脸的蓖麻籽。

蓖麻旧时亦写作萆麻,别称大麻子、老麻子、草麻、八麻子、牛蓖等。原产埃及、埃塞俄比亚,后传入南亚。英文Castor。这个词还可以是万向脚轮、海狸、调味瓶、铸工,以及“双子星”中的α星(北河二)。为防歧义,往往称Castor Bean。

中国的蓖麻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从印度引进的。从海南到黑龙江,各地均有分布,以华北和东北最多。

缓泻药剂

国际上很多权威辞书,都将蓖麻的主要用途归纳为泻药、润滑剂和生物武器。其实远不止这些。

蓖麻油具有泻下作用,6000年前的古埃及草药书上就提及。明代李时珍说它“颇近巴豆”。蓖麻确实是与巴豆同科的。

蓖麻籽含油量50%左右,油中除了少量亚油酸、油酸等,80%以上为蓖麻酸,化学名:12-羟基-顺-9-十八碳一烯酸。

蓖麻油本身不直接致泻,是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酶作用,皂化成的蓖麻酸钠有刺激性,可引起肠蠕动增强,加速肠内容物泻下。

蓖麻油还用于护肤品。

工业原料

既然叫“麻”,说明它的茎皮可生产植物纤维,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叶可喂蚕,生产绢丝。一种吃蓖麻叶和木薯叶的蓖麻蚕,也叫木薯蚕。1952年上海地区就有引进,在一些地区推广。蚕蛹可做保健食品。

蓖麻最有用的是种子,即蓖麻籽,主要用于榨油。

蓖麻油的粘度比一般油脂高很多,摩擦系数很低,是重要的高级润滑油。它既耐寒又耐热,-8~-10℃不冰冻,在500~600℃不缩合,因此适合用在飞机上。

蓖麻油在空气中几乎不氧化酸败,储藏稳定性好。自古蓖麻油就用来调朱砂和艾绒为印泥。

蓖麻油与其他油脂最显著不同的是分子中具有羟基,由此增加了醇溶性。因而可作为圆珠笔芯的溶媒。所以圆珠笔的墨迹可以用酒精清除。

蓖麻油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经浓硫酸处理后得到大名鼎鼎的土耳其红油(太古油),是广泛用于农业、纺织、造纸、皮革等很多行业的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可制造塑料及橡胶等产品的稳定剂和增塑剂。用蓖麻油生成的化学衍生物有170种以上,系列产品达3000多项,具有很高的特殊应用价值。

生物武器

1888年爱沙尼亚的Stillmark,在蓖麻籽中发现了一种凝血素,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植物凝集素。它是一种双链糖蛋白,具有致命毒性,故称作蓖麻毒素,曾用于恐怖活动。

这毒素本来是蓖麻用来保护自己的化学武器,谁吃谁倒霉。它是由A和B两条肽链组成,毒在A链上,B链负责带路找目标。小麦里也有这A链,幸运的是小麦中缺B链,A链的毒性没地方发作。

蓖麻毒素有多毒?有人认为比氢氰酸的毒性大700倍,也有说6000倍的。美国疾控中心说,毒性与剂量有关。对人类的平均致死量为0.2毫克,1g至少可使3600人死亡。

毒素摄入后有好几个小时的潜伏期。然后发生头痛、胃肠炎、呕吐、发热、白细胞增多、无尿、黄疸、虚脱、呼吸系统疾病、内出血等不同症状,最终导致器官衰竭而亡。更为可怕的是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解药。

1978年BBC记者乔治·马尔可夫被暗杀,就是被人用雨伞形的气枪给他腿部注射了包藏该毒素的小钢珠。如果追根求源,最早就是美国在上世纪初最先研究蓖麻毒素用于军事目的的。

有人说小时候吃过蓖麻没事。这是他炒熟了吃的,高温下毒性大部分被破坏了。

再就是通过食用会被肠胃降解一部分,导致中毒剂量会加大。若是躲过十二指肠直接灌肠,比口服毒性要高大约1000倍。蓖麻毒素虽强,却不会通过接触渗透进皮肤,偶尔会引起过敏反应。但可由呼吸道摄入。

马来西亚有座兰卡威岛,岛上曾有位玛苏丽公主,因貌美遭酋长妻子嫉妒,被诬陷致死。她临终前诅咒该岛上只能生长不能食用的蓖麻。

蓖麻虽不能吃,可榨油后的饼粕是良好的有机肥,高温脱毒后还可作饲料,等于间接人吃。况且蓖麻毒素是水溶性的,不会存在于蓖麻油中,可以放心!

工业上大量需要蓖麻油,它是目前唯一能代替石油的可再生植物资源,被誉为“土地里种出的石油”。美国将其列为八大战略物资之一。

中国虽然是传统的蓖麻种植国。但近几十年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蓖麻油的需求激增,然而种植面积却下降。我国蓖麻籽年需量约80万吨,产量只有30万吨,缺口很大。由原来的出口国成为进口国。

目前印度是蓖麻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从国际局势上考虑,我国应加大蓖麻种植,或投资于友好国家种植。

好在我国已有了高产蓖麻品种,亩产是原有的品种3倍多。

 

 

 

江苏省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