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蕈,舌尖2上的热点

系列片《舌尖2》上介绍了江苏溧阳天目湖附近南山的雁来蕈,一霎时成为江南美味热点。北宋苏东坡晚年寓居距溧阳不远的阳羡(宜兴)时,曾嗜食此菌,一再赞其“绝佳”。每年大雁南飞的深秋,绵绵小雨后天气转凉季节,松林长出这种小蘑菇。这些精灵仅闪十几天就倏忽隐身不见了。

雁来蕈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稀见。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有些生长方式很特别,喜欢与特定植物的根系形成相互作用的共生联合体,这类真菌叫做菌根菌。它们之间就是互相喂饭、相濡以沫的关系,各自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素或生长因子。比如杏鲍菇,天然状态下只与野刺芹相互依存,因此学名叫刺芹侧耳;茶树菇只生在油茶树根部。还有几种特别喜欢长在松树根下的,比如茯苓、松露、松茸等。

雁来蕈也是一种依赖松树而生的菌根菌,学名叫松乳菇。松乳菇,红菇科 乳菇属真菌。因主产于松林地,弄断它的任何部位,都会流出乳汁,故名松乳菇。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松毛菌、松针菇等。南方有的地区跟马尾松叫枞松树,所以也叫枞树菇。口音有问题的将枞说成穷,枞树菇也就成了穷树菇了。乳菇属有30多个种,雁来蕈是其中几个相近似种的合称。

雁来蕈的稀少,是由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雁来蕈,不止生长在溧阳、宜兴一带苏浙皖交界的松林里。全世界都有分布,我国的东北、西北、云贵川、西藏等地区都有。湘鄂一带才是其主产区,湖北荆州松滋、湖南永州新田等地丘陵地区马尾松林分布辽阔,气候湿润,特别适宜松乳菇生长,产量最多,且品质口感最佳。

其实,松乳菇并非只有秋后才生。它喜欢潮湿,在细雨连绵,气候转变之季就会冒出。生于农历三月者叫“桃花菌”, 三月正是春天燕子营巢时,又叫燕来

蕈;生于农历九月者叫“雁来菌”,也叫重阳菌,云南等地见它生于稻谷成熟季节,当地都叫作谷黄(熟)菌。所以松乳菇也叫三九菇,无论春秋,生长期都极为短暂,几天就过季了。偶尔个别地区在梅雨季节或春节前突然多冒出一拨。松乳菇一般群生,要么找不到,要找到就是一大堆。这种菌的颜色好似胡萝卜,有深有浅的黄色或深橙色,所以也叫黄枞。这种菌初生时顶着厚厚的杂草和松针,不容易发现。鄂西乡间也叫盎(暗)窝菌。有的地区乡民见它掩生在茅草棵下,就叫它茅草菇。它的子实体幼嫩时伞盖边沿内卷,成熟后翻转向上好似一只只小喇叭,东北叫它喇叭张。新鲜的松乳菇,柔嫩爽脆,吃起来有点脆,辽西、承德一带就叫它嘎吱蘑。

世界第一部研究食用菌的专著,是我国宋代陈仁玉撰写的《菌谱》。他把雁来蕈列在“可爱”之列,理由是“凡物松出无不可爱”。雁来蕈与名贵的红菇是近亲,都是红菇科的。该科只有红菇属和乳菇属2个属,区别就是破口有没有乳汁。除了其中某些有毒种类,可食用的品种都具有其他菇类难以企及的鲜甜美味。品相好的正宗福建武夷山红菇一般在1500元左右一斤。而松树菇以往知名度不高,排不上大宴。近年来价格缓升,由几十年前的几分钱一斤,涨到去年上百元一斤了。湖北黄冈的罗田地区流传这样的民谣:“三月松菇四月鸡,九月松菇当老鸡。”描述了它的味道鲜美堪比鸡肉,也说明了不同季节所产的味道和营养区别。阴历九月的雁来蕈品质最佳,相当于阳历十月上旬的寒露节气。此时采集的呈灰褐色,也称作乌枞菌或铜绿菌。主要特征是它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呈现类似铜绿的颜色,碰伤处也会变绿。它的肉质肥厚鲜美,口感润滑清爽,具有特别浓郁的异香。也正是因为有绿色,以往外地人以为是长霉不敢吃,因此未广泛流行。

在湘西一带,此菌炒腊肉或炖土鸡,是用来招待贵宾的硬菜。在溧阳、宜兴、皖南一带,与大闸蟹同期而至的雁来蕈质嫩味鲜,十分爽口。炒肉片、煲汤都风味极佳,鲜香无比。央视上介绍溧阳人的吃法是老鸭雁来蕈。鲜菌不易保存,因此产地也熬制菌油长时间保存,用做独特的调味料。或者用雁来蕈熬酱,喝稀饭时佐餐,或烧菜时做调味。雁来蕈酱拌面也是称绝。现在已经有厂家生产了。过去当地子女出外读书,当妈的往往给出远门的孩子带上瓶自家做的雁来蕈酱,忘不掉的乡恋……

雁来蕈虽然稀少,但以往吃它的人也少。如今随着知名度提高,仅靠天然采集就远远不够了。过去都说它无法人工栽培。的确,难就难在菌根菌都是人工培育下很难形成子实体。国外的松乳菇人工驯化研究有百年历史了,美国很早就开始了室内工厂化栽培技术。我国起步晚,而且技术不稳定。十几年前,湖北科研人员终于成功分离出了纯菌,掌握了栽培技术。浙西科研人员也取得了相关技术的进展。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对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作用很大。只是松乳菇生长周期较长,从育种到产菇至少要4年,而且产量偏低,很少有达到亩产100kg的。短时间内价格还会攀高。

如今,我国四川、重庆、云南、湖北等地,基本上实现了松乳菇的规模化、商业化生产。不过,基本上属于半人工栽培,即培养的菌种放归松林中生长。2018年春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几位专家,专程赴贵州黔东南州马尾松森林考察,为当地扶贫做栽培松乳菇技术指导。

松乳属的30多个种,除了松乳菇,还有几个也是美味的食用菌。比如血红乳菇和多汁乳菇等,往往混作雁来蕈用。当然,并非所有的松乳属菌类都可食,比如环纹苦乳菇等就有毒,一般入药。要注意分辨,勿采食。其中有的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如辣乳菇、绒白乳菇、稀褶乳菇等,可为在抗癌新药研究中寻找天然先导成分提供重要线索。

 

江苏省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