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28日,以“创新赋能 打造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药学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创新药物研发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胜,中国药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孙咸泽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各地药学会代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监管机构、医疗机构等领域的医药学科技工作者和在校学生近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二十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大会特别邀请曹雪涛、陈凯先、魏于全院士等围绕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免疫治疗新靶点新途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先进治疗药品研究进展、肿瘤新药研发、AI和基因组支撑的中药科技创新、纳米医药的发展及挑战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大会分享。药学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还分别进行了21个分会场的报告、交流和研讨。本次大会以“推动医药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为主题的盛会,吸引了全国医药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医院代表齐聚一堂。
我学会中药药理专委会名誉主委、学会资专家深陆茵教授、缪丽燕教授、王爱云教授和赵杨教授等一行多位专家教授参会,陆茵教授、王爱云教授和杨烨教授和缪丽燕教授等一行深入参与了主会场、分会场专题报告及专题发展论坛的多项活动,通过前沿洞察与思想碰撞,为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汲取了新灵感、开拓了新思路。
在主会场的活动中陆茵教授等作为中国药学会理事,于9月26日参加中国药学会理事会第五次会议。9月28日全天,大会设立21个专业分会场,涵盖药剂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中医药、微循环药学等方向。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分会场以“中西互鉴、医药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中药分子机制、肿瘤免疫、中医药防治放射性损伤等前沿议题。本次大会大家共同见证《整合医学疗法改善乳腺癌患者报告结局:动态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布、共同见证“中医肿瘤循证国际工作组(ICEMO)”的正式成立。
陆茵教授在分会场分享了“从深海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中发现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主题报告,为抗肿瘤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此外,王爱云教授作为专委会秘书、赵杨教授作为青年委员积极参与会务组织,并参与“中西互鉴防治肿瘤的创新路径”专题研讨会,推动多学科学者在中医药肿瘤研究中的交流与合作。
9月29日上午,团队参加“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发展论坛”,王爱云教授在会上作专委会介绍。团队全程参与“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与“医药企协作模式”专题讨论,与来自全国的中西医、药学、临床专家共话中医药肿瘤研究的未来路径。
本次参会,我学会专家陆茵教授等团队不仅展示了在中医肿瘤与微循环药理方面的研究积累,也通过跨学科、跨平台的深度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方向与合作路径。团队将继续围绕“中医药防治肿瘤”与“活血化瘀中药机制研究”双主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智慧与力量。
江苏省药理学会秘书处余苏云 张迪
20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