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
醋是家家户户及各大菜系中常备的酸味调味品。这种古老的调味品,发展到如今种类繁多。
去超市往往面对五花八门的醋名和琳琅满目的包装眼花缭乱,消费者很容易产生选择困难。国家对食用醋制定了标准,消费者也可通过了解这些标准,结合自己的需求缩小选择范围。
醋
是调味用的酸味液体,发酵酿制或勾兑配制,含乙酸(醋酸)2%~9%。
英文Vinegar。
醋字原本读zuò,意思是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后来这个意思改用“酢”字来表示,即酬酢。
而“酢”才是读cù的调味酸液体。这两个字被调包互换后,都保有相同的两个读音cù和zuò。日本仍称醋为酢。古人也曾用“醯”表示醋。
可用于醋的国家标准有GB2719、GB31644、GB/T18187、SB/T10337、GB/T19777和GB/T18623。这么多标准,如何分辨各种标准的醋。
醋的多样性
醋不止有酸味,醋中还含有糖分、氨基酸和其他有机酸,以及食盐和一些微量物质,具有多样复合味。只不过酸味大盖过其他味道。综合的味效应,有利于解腻、去腥、增香和增进欲。
醋从酉,说明醋起源于酒。古人或称醋为“苦酒”。英文也有“sour wine”的说法。酒的酿造是由真菌发酵,如果污染了细菌就会变酸,即“做酒不能反成醋”。细菌之间差异很大,其中以产醋酸为主的一类产酸菌,被选为酿醋的好菌种,世代流传下来。
可醋酸菌也不可能完全专一产醋酸,发酵中必然附带产出一些其他有机酸,如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等,也会产出一些酯类、醛酮类、氨基酸、杂环化合物等其他物质。
因此,不同菌种和工艺酿造出的醋必然会有风味差异。虽然都是“醋”,但每种醋的口感大有不同。品醋如品酒,针对醋的不同特色,形成了色、香、酸、醇、鲜、浓等概念。但不管是什么醋,只要是吃的,就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GB27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最新是2018 版。
按生产分类
食品企业按醋的生产方法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
酿造醋
多由大米、高梁、玉米、麸皮、小麦、薯类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西方国家以葡萄和苹果等水果酿造果醋。
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8187《酿造食醋》,最新是2013版。
配制醋
是用食用醋酸配制而成,即所谓的“勾兑醋”。可用合成醋酸配制,但其中酿造食醋不得少于50%。执行行业推荐标准SB/T 10337《配制食醋》,最新是2012版。
这类醋刺激性大,缺乏风味香气。口味还在其次,很可能配制用的原料中会带来有害物质。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提出不再允许生产销售“配制食醋”等产品。这样一来,配制醋就退出了食品市场。如果家里还有这类老存货,咱也别浪费,可用作日常生活的酸味剂或清洁用品,比如泡脚。
因此日常食醋基本是酿造醋,国家重点规范了酿造醋质量标准。
传统酿造醋
传统酿造工艺的四大醋星是:山西清徐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阆中保宁醋、福建永春红曲米老醋。
其他名醋有天津独流老醋、神秘湘西原香醋、山西广灵登场堡醋、陕西岐山醋、河南新蔡老鳖一特醋、陕县贾氏陈醋(柿子醋)、青海湟源黑醋等。
尽管它们口味不太一样,要么是陈醋,要么叫香醋,但都是在米醋基础上进化出的,都执行GB/T18187《酿造食醋》。
米醋
米,泛指粮食,以大米、小米、高粱、麦类、玉米、薯类等为主原料,也可加水果,经过糖化、发酵酿造而成。发酵周期相对较短,通常数周到数月不等,因而浓度不太高,营养最丰富,色泽和酸味都比较温和。有增甜、增鲜的作用,适用于制作泡菜、熬汤、寿司等。
陈醋
米醋进一步陈酿,即陈醋。酿造过程多了成熟环节,如“夏伏晒、冬结冰”工艺,历时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陈酿后酸度提高,有去腥、提鲜、抑菌、上色等作用,适用于各种颜色较深的菜肴。
香醋
陈醋中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就是香醋。口感较柔和,酸度适中。最适用于烹制海鲜和做蘸料。
陈醋和香醋的口感层次丰富,酸中带甜,余味悠长,有助于提升凉拌菜、炒菜、红烧肉、糖醋小排、酸辣汤等菜肴的风味,更适合蘸食。
出于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门为山西老陈醋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9777-2013,专门为镇江香醋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8623-2011。
白醋
有酒精酿造和用醋酸配制的两种。前者执行GB2719,后者已不再食用。
不同用途醋
同一类醋,南北地域酿造工艺有很大差异,口感和风味各不相同,用途也不尽相同。比如做菜一般用米醋,凉拌菜用陈醋,烹鱼虾等海鲜最好是用香醋。吃饺子、小笼包则陈醋和香醋皆可。还有特制的专用醋,如大闸蟹醋。也有不专用的“专用醋”,如宴会醋、饺子醋等。
有用不同醋配制的饮料和保健品,比如醋口服液等。
菜肴中加醋确实可以降低维生素C和维生素B类的损失。但醋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没有任何证据。
总结一下,标准由低向高:GB27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SB/T 10337《配制食醋》(已无实际意义)GB/T18187《酿造食醋》GB/T19777《山西老陈醋》和GB/T18623《镇江香醋》。
最后再说一下国标GB31644《复合调味料》。虽然有的醋瓶子上可能出现这个字样,但此标准不是单为醋制定的。无论是酿造醋,还是醋精,有酸味就行,只要加入的是没有被禁止的调味料,都可执行此标准。稍微讲究一点的市民,都不会买这类调味品。
另外,食醋的总酸度大于6度时就具有防腐作用,低于6度的就需要添加防腐剂。
国家标准主要是为质量控制制定的标准,未涉及风味。讲究的消费者尽量选择“固态发酵”醋,品质一般高于“液体发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