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教学药理专委会开展系列学术沙龙活动

2024年4月15日,江苏省药理学会教学药理专委会在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新实验大楼501会议室召开神经精神药理系列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由学会教学药理专委会唐苏苏、龙燕副教授主持,学会会员王艳敏汇报了与重复刻板行为相关的神经科学领域研究进展——“Excitatory SST neurons in the medial paralemniscal nucleus control repetitive self-grooming and encode reward”(Neuron.2023)

身体聚焦性刻板重复行为(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s, BFRB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类疾病,该病患者往往出现针对身体某个部位的非功能性行为(例如,拔毛、咬手指等)。心理学研究表明,BFRBs有助于调节负面情绪,使个体通过减少警觉或影响大脑奖赏系统来抵抗压力引起的焦虑。与人类相似,许多动物在面对压力时也会表现出异常增强的刻板重复行为——自我梳理。然而,重复样刻板行为影响焦虑调节的神经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为此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神经元群体,它们位于小鼠大脑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MPL)区域,并且能够产生一种名为生长抑素(SST)的神经肽。与大多数SST神经元作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同,位于MPL的SST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兴奋性神经元,它们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随后应用化学遗传、光遗传、全细胞膜片钳、病毒示踪、光纤记录、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结合旷场、高架十字迷宫、条件位置偏好、颅内自我刺激等动物行为学,作者发现MPLSST神经元在促进小鼠的自我梳理以及束缚应激后焦虑的缓解过程中起着显著的作用。MPLSST神经元能够编码奖赏,并足以通过激活 VTADA神经元、引发DA释放来强化自我梳理行为, 而生长抑素SST可以促进MPLSST神经元的奖赏效应。通过表征相关的上游和下游连接,作者发现了一个神经环路——CeA(中央杏仁核)-MPLSST-VTADA环路,在功能上验证了这一神经环路在自我梳理行为和应激后焦虑调节中的双重调控作用,并将 MPLSST 神经元视为脑内连接焦虑和奖赏的转接点,从而揭示了刻板重复行为与情绪调控之间相互作用的神经环路机制,为理解人类BFRBs相关精神疾病的环路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机制。

在整个学术沙龙活动过程中,与会者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并对该文献中所运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本次活动对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新靶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江苏省药理学会秘书处 洪浩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