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黄酮,一种高效生物抗氧化剂

江苏省药理学会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的生活与竹息息相关。不仅是居,食也与竹密不可分。中国位于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地带,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拥有极为丰富的竹类资源。尤其是南方广有分布,竹制品遍及全国。我们每天吃饭的筷子,古称箸,就是竹字头。

竹笋吃的差不多了,该到端午节吃粽子了。包粽子的粽叶80%以上是箬竹叶。说到竹叶,它还有个近亲淡竹叶,2002年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淡竹叶这3个字,是禾本科一属植物的全名,并非淡竹的叶,不属于竹类。

然而,古人所言淡竹叶,却真的多为真竹叶。相传三国时,诸葛亮曾用淡竹叶煮汤为前线的张飞劳军,用的就是四川所产的一种竹子的叶。直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才改为现在的另一种植物。历史上还有竹叶青酒,早期是以黄酒加竹叶合酿而成。明末清初改成了与多种其他药材共酿。说明竹叶也是可食的,并且有一定保健作用。咱们不是熊猫,不能消化竹叶的纤维素。咱们看中的是从竹叶里提取的活性成物分——竹叶黄酮。国家卫计委2014年12月20号公告中,将其列入新食品原料。

竹叶黄酮

英文名称Bamboo leaf flavone。是以竹叶为原料,经水提、萃取、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天然提取物,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

浙江人民对竹子情有独钟,竹炭、竹纤维等,都是近年来浙江人搞的。上世纪90年代,以竹叶为原料开发了黄酮制剂。该产品为中国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类提取物。现在,黄酒里加竹叶成分的传统也由浙江继承下来了。

主要成分

竹叶黄酮,又名竹叶抗氧化剂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是从竹叶中提取出来的高效生物抗氧化剂,具有生理活性。竹叶中的黄酮多与糖结合成糖苷形式存在,在竹叶中的含量占1~2%,主要有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4种。

黄酮类与糖结合成糖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糖以-O-形式与黄酮相连,形成氧苷黄酮;一种是糖上C直接与黄酮的C原子直接相连,之间没有-O-搭桥,形成碳苷黄酮。竹叶黄酮的4大金刚都是碳苷黄酮。碳苷黄酮比氧苷黄酮结构稳定,不易降解。作为食品级的竹叶黄酮,实际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除了黄酮类,还有酚酸、多糖、内酯类化合物,以及芳香成分和锰、锌、锡等微量元素,共同构成了综合的营养和生理活性基础。

竹叶多糖是一种中等分子量的酸性杂多糖。

竹叶中的香豆素类内酯,作用与银杏内酯相似,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抗氧化等作用。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肉桂酸的衍生物,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生物活性成分。按照国家质量要求,产品需达到:总黄酮≥24%;粗多糖≥%;总香豆素类内酯≥12%。

生物活性

竹叶黄酮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和抗菌作用。它口感平和,或略带竹香风味。无药味、苦味和刺激性气味,水溶性好,品质稳定。在食品中应用,既作为抗氧化剂,又作为营养强化剂。竹叶黄酮2003年底通过国家评审,2004年4月以“竹叶抗氧化剂”名称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类别为功能抗氧化剂。允许的使用范围是:食用油脂、肉制品、水产品和膨化食品,最大使用量0.5g/ kg。添加量一般控制在0.1~0.2g/ kg。

竹叶黄酮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在肉制品中应用较多,比如烤肉、香肠、火腿肠以及腌腊食品等。在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同时,有助于改进肉制品的色泽和质地,提高商品性能。

在虾蟹等水产养殖中用于保鲜。

国家卫计委2014年批准为新食品资源后,新规定了每日食用量不超过2克。可在果汁、饮料、酿造酒、乳制品、调味品、糕点等方面安全使用。但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目前竹叶黄酮主要生产在浙江省,以中国竹子之乡浙江安吉为龙头,实现了产业化。福建尤溪县、四川泸州,以及陕西、广西等地区也已相继生产。已经有少量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竹叶黄酮也应用于日化行业中。除了国内,美国雅诗兰黛、日本高丝KOSE等品牌,都有加入竹叶黄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