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药理学会官网 - http://www.jsphars.org -

我学会会员、南京大学孙洋教授等团队研究发现KLK1定位为结肠炎和CRC化学预防的潜在治疗靶点

炎症性肠病 (IBD) 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 (CAC)。KLK1 在结肠炎中表达降低,其在肠黏膜屏障中的潜在作用尚不明确。2025年8月26日,南京大学孙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红旗、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凌亭生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KLK1 as an Epithelial-Specific Brake Inhibit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by Suppressing B1R-Mediated Fibroblast Phenotypic 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探究补充 KLK1 能否减轻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的发生。该研究使用葡聚糖硫酸钠 (DSS)/氧化偶氮甲烷 (AOM)-DSS 诱导的结肠炎/CAC 模型、Apc 缺陷小鼠和人类临床样本,探究了 KLK1 对肠道屏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KLK1-AAV2 基因敲低小鼠表现出加剧的结肠炎症状,包括严重腹泻和黏膜屏障标志物受损,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结直肠癌样本中的 KLK1 水平显著降低。从机制上讲,CAC 模型中缓激肽受体 B1 (B1R) 的上调激活了细胞外基质通路,导致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从而破坏了基质稳态。至关重要的是,补充 KLK1 可逆转这些病理变化,表明其在维持上皮屏障功能和调节成纤维细胞-ECM 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双重作用。这些发现将 KLK1 定位为结肠炎和 CRC 化学预防的潜在治疗靶点,并通过其对黏膜保护和基质重塑过程的调节,为理解 IBD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江苏省药理学会秘书处朱萱萱

                         20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