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
吃在广东,不只是言烹饪,更多的是谈食材。比如有一种华南地区较多见的藤本植物叫牛大力,除了广东其他地方都不把它当做食物。地处广东隔壁的湖南人正因为不吃,据说山上能找到上千年野生的。
而广东一些地区都快把它吃濒危了,几乎全靠人工种植才能满足需求。
牛大力
Millettia speciosa,豆科 崖豆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美丽崖豆藤。有大力薯、大力牛、猪脚笠、金钟根、倒吊金钟,甜牛大力、扒山虎等诸多別称,广西地区叫山莲藕。
属名Millettia是为了纪念18世纪法国植物学家J. A. Millett。种加词speciosa意即“美丽的”。我国华南地区均可见其踪影,主要生于福建、海南、湖南、两广和云贵等热带、亚热带地区。越南也有分布。
崖豆藤属是大属,约有200个种,我国有35种。其中有个别物种被当做鸡血藤药材用。有的品种可作为园林绿植栽培。
名称来源
牛大力的枝干很像紫藤,开白色、米黄色至淡红色的蝶形花。花边开边谢,花谢了长出的豆荚也像紫藤,可以看到花苞、花瓣、果荚三代同堂。
它的藤条柔韧性非常好,乡民采来当绳子捆绑东西用。也常被砍来当柴烧。羊特别爱吃它的叶子,解决了一部分饲料问题。
之所以叫“牛大力”,可能出自海南的一个传说。海口有个甲子镇,相传镇上有一名叫阿牛的孤儿小哥,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突然遭遇台风侵袭,房屋、庄稼尽毁,生活无着落,只得将老牛赶出家门。十几天后,老牛突然跑回来,虚弱的身体变得精神饱满,口中还衔着一截不知名的薯根。阿牛又惊又喜,将薯根熬煮后食用,顿感觉身体强健了许多。阿牛上山寻来这种神奇的薯根分给村中老人,帮助大家度过了饥荒。人们感念其德,将这种薯根命名为“牛大力”。用牛大力补身,就成了当地的一种习俗。
另有说法,此物与“岭南圣母”冼夫人有关。冼夫人是六朝时期广东高州一带的部族首领,对华南地区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周总理曾将她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的军队在平息叛乱时误将牛大力当做葛根服用,意外发现了此物的神奇作用。当地开始推崇牛大力为“南人参”。
野草走红
牛大力的故事不管是真是假,流传到了盛行文化节的当今时代,突然大放光彩。2016年,广东阳江首次实现牛大力航天育种。
借此东风,广东阳江在2017年和2023年举办了两届“牛大力文化节”。每次在文化节上,都把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和当地领导、广东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位专家、相关单位代表负责人,一起请来出席,声势不小。
2019年,阳东牛大力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双国字称号。
牛大力究竟有何神力?
网上宣称牛大力是药食两用中药材。但卫健委和前卫生部的公告中,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中并没有它的大名和小名。也就是未批准为药食同源食品和新资源食品。
民间以牛大力的薯根入药。声称有强筋活络、补虚润肺的功效。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遗精、白带、 慢性肝炎等。
然而《中国药典》没收载,各种版本的《中药学》教材内也没有介绍。也没听说有哪个含牛大力的药品获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
因此它不应该称作“中药”,只能说是民间私用的“草药”。所以咱们先别说它能治什么病,毕竟咱们只关心的是它“能不能吃?”和“好吃吗?”
真的能吃
牛大力,也就是美丽崖豆藤的根,主要是含淀粉,所以也被称作大力薯。
另外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还有少量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相对丰富一点的有益成分可能是豆科植物常见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比如其中的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等,这些也是黄芪中的重要成分。
牛大力单凭淀粉多这一项,是可以充饥的,也可酿酒。它口感略甜,气味微香。但粗纤维较多,做主食肯定不行,所含的生物碱也不允许吃太多。把它作为药膳材料的是广东一带的客家人,当地习惯用它炖鸡。或是按粤菜方式煲一道“牛大力土茯苓猪骨汤”。
以种植牛大力出名的广东阳江东区为了早点实现“从田头搬到餐桌”,开发了栗子蚝豉牛大力汤、五指毛桃牛大力汤等。
还特请中国粤菜十大名厨之一的黄炽华创立了“牛大力香煎乳鸽”等菜肴。
海南是从广东分出去的省,那里的黎族、苗族乡民则用它泡酒。他们信奉“男人喝了牛大力,身强力壮;女人喝了鸡血藤,就会养颜貌美如花”。
他们把它叫南方参,认为吃了会跟牛一样大力。这种说法很具有诱惑力。
我认为,粮食不够吃用它代替充充饥,或吃的太好了用它调剂一下口味,未尝不可。若宣传各种疗效就有些走火入魔了!
野生牛大力从生长到成薯至少要3、5年时间。吃的人一多,相对资源就不够了,而且进山采集也不方便,华南很多地区开始发展牛大力的种植业。
现在产地又有了牛大力月饼、牛大力米粉、牛大力酒等产品。它的花和叶还制成了茶。种子可榨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了78%左右。
牛大力与某些同属植物很相像,尤其容易与厚果崖豆藤混淆,应注意识别。这些假牛大力都味苦不甜。还是人工种植的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