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药理学会官网 - http://www.jsphars.org -

大蒜的肤色和类型

江苏省药理学会

大蒜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又是可以从头吃到脚的蔬菜:蒜薹、蒜苗、蒜头。它原产于中亚和西亚,即古代的西域,西汉张骞出使时带回了中原。它的到来,把中国原产的薤(即藠头)降格为“小蒜”。

Allium sativum,百合科葱属植物。英文garlic。说“大蒜”,各地所指不同。习惯上大多北方地区平时所说的“大蒜”,是指地下鳞茎,即蒜头,地上的茎叶为蒜苗,抽出的花柄叫蒜薹。而南方和北京是把蒜苗叫“大蒜”或称青蒜,而蒜薹则称蒜苗。

大蒜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另有中间类型,有人叫红皮蒜.都能出蒜薹,也叫有薹蒜,收完蒜薹后再收获蒜头。紫皮蒜多早熟,是早上市品种。大小中等,蒜瓣比较均匀,辣味浓。品质较好,产量也高,但耐寒性差。

头大瓣少,皮薄洁白。大部分不出蒜薹,也称无薹蒜。辣味稍淡,但较耐寒。白皮蒜主要生产蒜头和蒜苗(茎叶),市场上以白皮蒜为主。为中间类型。比如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的特产红皮大蒜,品质好,休眠期长不易发芽。就是不分瓣,只有一个蒜瓣的蒜头,也叫独头蒜。

独头蒜实际是大蒜幼苗弱,生长不好的结果。有3种情况:气温偏高:大蒜一般较耐寒,普遍是温高时休眠,低温时发芽。农业上有句谚语,叫“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赶在天气尚未暖和的出九之前,气温在5~18℃播种,正好适合迅速发芽。如果播种晚了,或气温较常年偏高,大蒜遇到暖和就又休眠不再分瓣了,这就容易形成低产的独头蒜。因为紫皮蒜更容易受气温影响而抑制正常分瓣,所以独头蒜以紫皮蒜居多。白皮蒜要在特殊控制条件下才能长出独头蒜.

养分不够:土地贫瘠,灌溉不足,也易生成独头蒜。 气生蒜头: 另有少数不开花的大蒜,会在蒜薹的顶端形成楼上楼,这是花序产生出的气生鳞茎。用这种气生蒜头做种,生出的蒜头也是独头蒜。正因为独头蒜产量小,且更辣,物以稀为贵,反而售价更高。 “峨眉山独蒜”是四川乐山市的特产,个大、肉厚。云南有的蒜农特意引进四川早熟大蒜品种,利用控制条件生产独头蒜。

大蒜的辣味来自含硫的有机物蒜氨酸(烯丙基硫化物),以及经蒜酶催化后产生的大蒜素。紫皮蒜的蒜氨酸的含量比白皮蒜多,因而更辣一些。蒜氨酸不臭,但产生出的大蒜素具有浓厚的蒜臭味。加热后这些含硫有机物被破坏,辣味消失,臭味降低。独头蒜基本是紫皮蒜,因此个个都辣。我有次在晋南吃了一颗独头蒜,差点把心脏辣裂开。

正因为大蒜过了休眠期后很快就会发芽干瘪,不堪食用,民间素有各种加工大蒜方法,便于保存并调剂余缺。以腌制为主。

春季新鲜大蒜刚上市,将蔗糖、醋、白酒、酱油及食盐兑水后,腌渍大蒜头而成,颜色可白可红。大蒜需用嫩的白皮蒜,带皮腌制,只把最外层的老皮去掉。

入冬后,北方家庭腌制的糖醋蒜,色泽翠绿,俗称“绿蒜”。冬至前后即可腌制,更多的是从腊八节开始腌,所以也叫腊八蒜。

腊八蒜的绿色并非叶绿素,而是大蒜在低温腌制中产生的蒜蓝素和蒜黄素。一个蓝色,一个黄色,混搭在一起就显绿色。无毒,尽管放心吃。形成腊八蒜的条件有两个:低温和醋酸。低温正好打破休眠,激活蒜酶,在浓醋条件下发生绿变。因此夏天放冰箱冷藏,也能做出。有人问,过去没有冰箱的年代,冬天一次多做点,放到夏天可以吗?不行!时间一长这绿色就慢慢褪去。

从腌制开始22天达到最佳颜值,这就是为什么一般在腊八这天开始腌,为的就是腌好后正好赶上大年初一配饺子。蓝色素不稳定,慢慢会转化为黄色素,40天后只剩黄色几乎没有绿色了。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是全球恐龙蛋化石主要出土地,不仅有特产“独蒜”,还有更出名的土法熏蒜,又名“河源火蒜”、“忠信火蒜”。成品火蒜有一种烟味,深受欢迎,产品远销西欧和东南亚一带.这种蒜经过长达15天的烘房烟熏后变成金黄色。能使大蒜推迟发芽期,可以防虫和保鲜,一般可以保存半年,甚至8-9个月。

里外都黑,又名发酵黑蒜,是日本人为了消除大蒜的气味而发明的。用新鲜带皮生蒜,在发酵箱里发酵60-90 天制成。国内黑蒜主产于大蒜的重点产区鲁南、河南杞县和江苏邳州。

黑蒜味道酸甜软糯,无蒜味。据说经常食用黑蒜可调节血糖水平。作为风味独特的食品,适当吃肯定没坏处,但如果把防病治病的重任交给它,就有些不靠谱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产蒜国,国内及出口的大蒜,大部分是保鲜大蒜,少量的干蒜、腌蒜、冷冻蒜等低附加值产品,而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国际市场上对大蒜素、大蒜粉(包括无臭大蒜粉)、大蒜油胶囊等深加工产品需求量很大,亟待加大产业升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