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药理学会官网 - http://www.jsphars.org -

了解一下鸡尾酒会效应具体应用

江苏省药理学会

在嘈杂的鸡尾酒会上,音乐声、交谈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交织混杂,人们的注意力处于分散状态很难集中。但此刻若是有人呼喊你的名字,尽管声音不大,你也能一下子分辨出来。这种现象,是心理学专家Colin Cherry在1953年提出的。当时为了弄明白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和雷达操作员,为什么会在与纳粹轰炸格斗时偶尔会分心,他就用“鸡尾酒会”为实例,来研究这个问题,因而称作“鸡尾酒会效应”。

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也叫选择性关注,selective attention。在声学中,就是指人耳的掩蔽效应。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可以在噪声中谈话的惊奇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适应能力。如果把鸡尾酒会的现场录下音来,回放录音则未必能听到你想听的声音。说明在现场上人耳具有的特殊选择性。

当人的听觉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时,意识便将一些无关的声音排除在外。人们清醒时始终在接受着外界的刺激,却并不时刻在意这些刺激,但在潜意识里对外界的刺激保持着监测。一旦出现与自己有关的某种刺激,就会引起注意。比如一个人在看手机或做作业,他是不会注意到有风声、蝉鸣等噪声的,甚至是毫无反应。但这时若有人喊他的名字,他会立刻回应。再比如,课堂上老师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开小差不注意听讲,其他任何举动对该学生无动于衷。老师为了让他集中精力,往往用点他名的方法比较奏效。人的大脑具有这种功能,可以提升关注的声音,抑制背景音,自动起到降噪效果。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脑对传进来的声音都做了某种程度的甄别,然后才决定哪些要听,哪些忽略不听。

鸡尾酒会效应的大小,与对声音的熟悉程度有关。比如听一个外人讲话,往往要仔细听才不至于听错。而听自己身边的熟人,哪怕他一边刷着牙呜呜囔囔的你也可能会明白他说的什么。人们早就发现,母亲对自己宝宝的啼哭声格外敏感。所以在一些谈话中,如果对方总是心不在焉,就可以像老师上课时点名一样,多提及对方的名字,会让他将分散的精力集中到你这边来。同样是一首歌,不同的人听,“鸡尾酒会效应”也有不同。有人专注歌词,结果没学会唱。有人专注旋律而没记住唱词。有人则专注了伴奏,唱的什么、怎么唱的被他屏蔽掉了。

岂止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觉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个人不可能同时注意所有呈现的刺激,总是有选择地注意其中的某一刺激,而忽视其他多种刺激。比如视觉,区分不同物体的情形与听觉相似,图形-背景现象就是鸡尾酒会效应的视觉版。视觉中的“图形”相当于可引起我们注意的声音,“背景”则相当于其他的声音。例如,每个正常人其实一直都能看到自己的鼻子,但只是大脑让你一直在无视它。戴眼镜的人都知道,如果不去掉眼镜上的商标,开始戴眼镜时总能感受到它的障碍,但没过几天就“看不到”它了。大脑天生就有“选择性注意力”,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任务。因此人们常说“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不要三心二意”。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是极其危险的。能够同时聆听不同乐器音响的优秀指挥家凤毛鳞爪。至于传说中的神童李元嘉,可以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目数群羊,口诵经史;兼成四十字诗,而且足书五言绝句,六件事一起完成”。你信吗?

广告和一些自媒体就特别惯用“博眼球”的手段,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所诱的方面,从而排除对其他内容的选择。比如明明是个普通视频,偏要找个穿着暴露的风尘女郎做封面。网上所有带货的主播,也是利用鸡尾酒会效应掏空观看者钱包的。

鸡尾酒会效应还有很多具体应用。MP3等数字音乐格式,之所以能压缩到容量很小,就是过滤掉一些较高和较低的频率,只保留了人耳较为敏感的频段。人的听觉最敏感区在2000Hz~4000Hz范围,频率过低或过高都会敏感度下降。频率小于20Hz的次声或大于20000Hz的超声,是人的听觉盲区,无论声音强度多大都听不到。但录音设备仍然对这些人耳不敏感的声音忠实记录。MP3等压缩格式,就是将这些听不到和不敏感的频段做了消除或抑制处理,容量大大瘦身。看似只作简略记录,但并不影响“音色”。声音还有遮蔽效应,起到“隔音”效果。在语音识别,在无人驾驶等方面都会有很重要的运用。测试色盲的图像,就是利用人们对某些图形的特别关注,忽视背景而设计的。在心理学测试中,也有一类绘有各种图案的测试图,不同心理状况的人对图案的关注度不同存在差异,从而判断受试者的心理状况。日常交往中,朋友们相互见面打招呼,或请人帮忙,如果在第一时间能叫出对方姓名,获好感和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同样,发送邀请、开会、捐赠等通知类文书,如果在每份通知抬头写上被告知人的姓名,比@所有人的效果会好很多,可大大减少爽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