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药理学会官网 - http://www.jsphars.org -

远大的人生目标,必须摆脱跳蚤效应

江苏省药理学会

跳蚤(Fleas),也叫虼蚤,是一种靠吸血为生的寄生性昆虫,大约有2500种。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比如说家里的猫狗,老鼠身上也多。偶尔也泡鸟类。它不仅盯人吸血,更可怕的是造成贫血和传播疾病,十分可恶。鼠疫就是拜它所赐!

但跳蚤有着令人吃惊的弹跳力,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所以叫“跳蚤”。按身高比,若是一个成年人有与之相当程度的弹跳力,一跃能跳上电视塔尖。正因为跳蚤的这个超强弹跳力,引起无数的科学家的注意来研究它。曾有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罐子内,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紧接着他用一块玻璃盖住罐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不久,实验者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往罐子外跳了。这个实验结果被心理学家称为“跳蚤效应”Fleas effect。其实不止跳蚤,换其他任何一个动物都可能会有这种效应,可以说是“条件反射”和暗示作用的结果。当然也偶有例外,比如动物园里不时有关押多年的老虎、豹子逃逸的事件发生。

“跳蚤实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人在很多情况下也一样。很多人在历经长时间的努力没达到预期目标后,也常会灰心丧气。一旦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到,就会放弃努力。一次次半途而废,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坑里爬不出来,最终一事无成。

自卑往往来自身体上的缺陷、家庭的贫穷,或遭受到的打击。我们在受到很大的压力时,都会有反击-逃避-僵立(Fight-Flight-Freeze)的应对模式。但不断地遭受了挫折之后,自信心就会受到重创。长期禁锢在这种特定的框架内,自卑感就会深深植根在潜意识里面形成固定模式。心理上表现为不再敢尝试,从而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自卑的内心常带有强烈的自责心态,甚至潜意识中存有罪恶感,就会太在乎别人的打击嘲笑.一个年轻人踏入社会不久便反复碰钉子,很容易遵循跳蚤效应而“躺平”!教育子女也是,不能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不如谁谁谁”、“太笨了”、“不是学**的料”……等等这样的训斥用语。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盖玻璃盖”,打击他们的自尊心。我行”和“我不行”,两种人代表了两种心态。“我不行”的人,心里总是说:“我觉得我做不到”、“我可能会让别人失望”、“我一直都是这样糟糕”。深陷这种自卑中,无休止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而“我行”的人,就是在不断地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发展过来的。

 

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管理者问工地上的三个泥瓦匠:“你们在做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若干年以后,甲还是泥瓦匠,乙成了包工头,而丙成了建筑师。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能在遇到再大的困难时也永不放弃,不屈不挠地去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奋斗。我们很多人遇到挫折,则往往畏葸不前,轻易放弃,结果在距离成功不远的地方停下步来。想改变自己处境,就要有清晰的目标。目标有长远和短期,越是树立长远目标的,成为社会精英的可能性越大。有了明确的目标,必须付诸行动,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越清晰越长远,越能激发出自己的内在潜能。很多人败在了随波逐流,没有清晰的目标,或者低目标的自我设限。人与跳蚤的区别无非是,跳蚤给自己设的是跳跃的物理高度,而我们给自己设定的是内心的心理高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必须摆脱跳蚤效应模式!